
记 者 曹银生
中国江苏网讯:挑着花篮、摇着花船、晃着毛驴,猪八戒在你眼前背起了媳妇,不时露出一脸的洋洋自得,而武大郎则穿越时空,重新挑起烧饼担子……
这是干啥?演出!
昨天上午,在苍梧绿园中心广场,我市隆重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灯谜、海头年俗、南城传说、黑陶制作、汉东海孝妇传说、童子戏……过去这些咱港城自家的非遗项目,也许你只是听说过,但究竟是啥,恐怕好多市民说不上来,这下好了,你说不上来,我演给你看……
图为一些民间艺人及“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演。 记者 王振 通讯员 王源远 摄 港城非遗
传承不息的文化薪火
港城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以孔望山摩崖造像、将军崖岩画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和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真实见证了连云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连云港人民的魂之所系、根之所在。
港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港城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他们不仅见证了云台山麓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更蕴含着黄海之滨横亘古今的文化积淀。
2005年至今,我市普查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3000多项,编印全市《普查资源汇编》17卷。其中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徐福传说三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花果山传说、淮盐滩晒制作技艺等16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郎神传说等68个项目入选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全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位,市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58位。
非遗亮相
参展市民直呼给力
您了解什么是非遗吗?您知道港城有哪些非遗吗?问起这些问题,很多港城人也许会回答“听说过,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具体有哪些,也许还真说不好……”
为了传承港城非遗、推广港城非遗,昨天上午,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隆重举行,市民参观展演流连忘返,直呼“给力”。
在港城非遗展演现场,记者看到,灌云柳编、桃木雕刻、云雾茶制作技艺、板浦李小辉凉粉、汪恕有滴醋、水晶雕刻、小口村渔民春节习俗、黑陶制作、剪纸、桃林烧鸡、葫芦画、火烙画等港城民间非遗项目都在现场设立了展台。
在黑陶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展台前,一位制作师正现场制作黑陶,引起众多市民围观,并发出了啧啧赞叹。据了解,该制作师所制作的黑陶为黑色无釉陶器,以一种特殊的黏土为原料,经过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休整、压光雕绘等工艺,采用独特的“封窑熏烟渗碳”方法烧制而成,属于港城民间一项优秀的传统手工制品。
在桃木雕刻展台前,民间艺人在小小的桃木上雕龙刻凤,产品丰富、形态各异,一些围观的市民表示,“今天真是长见识了,真是没有想到,咱港城还有这样一批能工巧匠,传承了这么一大批的优秀民间传统技艺。”
当市民看到板浦李小辉凉粉、赣榆老海边煎饼、李记名章卤货、桃林烧鸡、东海水晶制作等都列入了港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市民感觉到很惊讶,其实,这些非遗项目就在市民的身边啊。
而在欣赏了多支演出团队带来的港城民间淮海戏、花船、舞龙时,市民更是直呼“给力”,真的没想到,港城传统文化中的非遗项目有这么精彩。
港城首批
非遗项目传承基地诞生
加强港城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我市也将按照该法规定,依法行政,加强对港城非遗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及非遗传承基地体系建设,同时重视非遗项目产业化开发利用,在挖掘、保护、继承和延续上下工夫,让港城人民分享保护成果。
为了切实保护好港城非遗成果,传承好非遗项目,昨天上午,在非遗项目展演现场,市领导还分别为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单位、连云港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连云港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代表授牌。
其中,灯谜、海头年俗、东海版画、东海水晶雕刻技艺、赣榆虾酱制作技艺、李记明章卤货制作工艺、南城传说和桃林烧鸡制作工艺,成为我市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单位代表。
汪恕有滴醋酿造技艺传承基地,淮盐文化传承基地,云雾茶制作技艺传承基地,黑陶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汉东海孝妇传说传承基地,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京剧传承基地,水晶雕刻传承基地、章子戏、葫芦画、贝贴、剪纸(宣纸贴画、剪贴画)传承基地,成为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代表。
此外,8名港城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上台“领牌”,从此成为港城非遗文化的重要代表性人物和传承性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