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本馆介绍
领导成员
机构设置
各项荣誉

电 话: 0518-85452309
传 真: 0518-85452309
邮 箱: 1445949130@qq.com
网 址: http://www.hzwhg.cn
地 址: 连云港市海州区盐河巷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州区文化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传承展示点
新闻来源:    点击数:2705    更新时间:2015-9-4 10:52:59    收藏此页

  一、基本情况
    海州区文化馆是海州区文化旅游局直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2011年迁入新址---海州区西南路15—17号。现有馆舍面积3850多平方米,设有音乐室、舞蹈室、展厅等10余 间活动厅(室)。职工(在编在岗)7人。其中,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2人。
    2000年以来,海州区文化馆淮海戏传承基地共组织了有一定影响的淮海戏业余剧团有9个。他们是由广大淮海戏学好者组成,每个剧团演职员人数一般为15—25人不等。平时大多以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委会为活动的大本营定期排练,演出则不拘泥于所在的社区或村庄。在海州区文化馆的组织和指导下,他们经常以文艺下乡的名义,面向农村、厂矿、部队、学校演出,足迹遍布海州各个角落,村头、地头、桥头、广场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并经常到连云区、灌云县、东海县等周边县区送戏下乡,深受各地基层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二、传承现状
    该基地所有的业余淮海剧团所排练演出的剧目主要是以淮海戏的传统经典剧目和移植古装剧目为主,如:《三拜堂》、《皮秀英四告》、《莲花庵》、《墙头记》、《恩仇记》、《休丁香》、《避雨》、《鲜花记》、《莲花庵》、《卖油郎与花魁女》、《借亲》、《荞麦记》、《风雪配》、《状元与乞丐》、《老少换妻》、《分裙记》、《母老虎上轿》、《王二借妻》、《哑女告状》、《兰继子讨饭》、《朱温杀母》、《挑女婿》、《风雪配》、《凤裙记》、《王二借妻》、《采桑女传奇》、《凶婆哑媳》、《杀妻留母》、《桃花梦》、《采桑女传奇》等等。每个业余剧团每年演出约20—30场,全区业余剧团演出总场次累计为200—300场。其中绝大多数演出为公益性演出,包括每年由区文体旅局和文化馆安排的淮海戏专场演出。基地由董敏负责对每个剧团进行定期的业务辅导,如在表演、唱腔及化妆等方面。
在基地领导的支持下,该基地还定期聘请专业剧团演员及有关专家为有关人员进行淮海戏辅导。
    三、传承特色
    海州区文化馆淮海戏传承基地主要以传承淮海戏传统剧目或古装移植古装剧目为主,在有不同需要时也能以旱船舞、花棍舞、蚌舞、小品等艺术形式,配合基地搞一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该基地的董敏老师还定期受区文化馆领导的委派,前往海州区实验小学对师生们进行淮海戏和海州五大宫调的辅导。
    四、传承剧(曲)目
    该基地9个业余淮海剧团主要传承淮海戏剧目有:《三拜堂》、《皮秀英四告》、《莲花庵》、《墙头记》、《恩仇记》、《休丁香》、《避雨》、《鲜花记》、《莲花庵》、《卖油郎与花魁女》、《借亲》、《荞麦记》、《风雪配》、《状元与乞丐》、《老少换妻》、《分裙记》、《母老虎上轿》、《王二借妻》、《哑女告状》、《兰继子讨饭》、《朱温杀母》、《挑女婿》、《风雪配》、《凤裙记》、《王二借妻》、《采桑女传奇》、《凶婆哑媳》、《杀妻留母》、《桃花梦》、《采桑女传奇》
    五、基地传承人有
    1、董敏    女  1968.09出生  海州文化馆淮海戏、海州五大宫调辅导老师
    2、章玉兰  女  1952.09出生
    3、杨雪莲  女  1944.12出生
    4、赵东唐  男  1943.08出生
    5、江永    女  1956年出生
    6、吕桂英  女  1948年出生
    7、王建华  女  1947年出生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连云港重视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海州五大宫调传承   下一篇:海州古城非遗书场倾情开唱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电 话 0518-85452309   传 真 0518-85452309   
地 址: 连云港市海州区盐河巷 邮 箱: 1445949130@qq.com
连云港市海州区文化馆 版权所有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管理]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308号